依托“e平台”技术,比亚迪将“三电”技术以模块方式垂直整合,树立了智能电动车时代行业技术研发的新方向,为后来者提供了一套相对可行的高效率平台研发路线,用技术发展提升用户体验。 现如今,单一车型的产品定位和概念已经越来越被弱化,更多的知名汽车公司开始强调平台这一概念。如大众集团的MQB、MLB平台,衍生了大众品牌、奥迪品牌等多个不同级别车型;宝马全新的CLAR平台则孕育了出了饱受好评的全新一代5系、7系、新X3/X5等;丰田的TNGA平台更是成就了丰田及雷克萨斯品牌下各个级别的全新产品。 ![]()
回到国内汽车市场,首先提出可以量化应用平台概念的,则是一直以技术为导向的比亚迪,而且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新能源专用技术平台。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动力电池开始,到全面覆盖新能源乘用车、电动大巴、新能源特种专用车以及云轨等,比亚迪在此期间一直不断研发,提前布局各个领域的新能源技术,在三电系统、IGBT功率半导体、车载智能系统方面全面领先。
![]()
至今,比亚迪的EV纯电动技术已经进入第五代(元EV、秦Pro EV),核心技术愈发成熟,且产品矩阵趋于完整。在此前提下,比亚迪于2018年发布了自己的纯电动“e平台”。该平台不仅融合了比亚迪最新的先进技术,更是在系统建设、品牌发展上形成了带有标杆性质的新制造特点,为比亚迪打造全球领先新能源产品矩阵打下坚实基础。
![]()
其中,两个“3”指的是驱动三合一和高压三合一。三个“1”就是一块板、一块屏和一块电池。 具体来说: 驱动三合一:驱动系统的电机、电控和减速器的高度集成; 高压三合一:高压系统DC-DC、充电器和配电箱高度集成; 第一个“1”:一块将仪表、空调、音响、智能钥匙等控制模块十合一的PCB板; 第二个“1”:一块搭载了“Di Link系统”的智能自动旋转大屏; 最后一个“1”:一块长续航、性能稳定的电池。 实际上,比亚迪的纯电动“e平台”与传统汽车平台有一定相似之处。两者均可以利用该平台衍生出不同级别、不同功能划分的更多产品,大幅度降低研发费用,缩短车辆迭代周期。
![]()
依托“e平台”在纯电动技术上的优势,比亚迪旗下新一代的纯电动产品(元EV360、秦Pro EV500、唐EV600)实现了一次巨大进化。伴随三电系统核心组件的集成、优化以成熟的模块化方式呈现。再加上原奥迪设计师艾格加入后,在设计方面的一次飞跃,比亚迪不仅将产品塑造的更加时尚、漂亮,同时还兼具优异的性能和操控表现。
![]()
以EV君日前试驾的秦Pro EV500为例,首先,e平台的高转速高效率电驱动集成模块,首次将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机三合一,将DC-DC、充电器和配电箱三合一,减少了前机舱内高压线缆布局,提高使用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车身净重和故障率,总成重量下降28%。
![]()
秦Pro EV500配备的高性能稀土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280N•m。最高转速由12000rpm提升至15000rpm,电机功率密度提升3.65%,整体功率密度提升20%。比亚迪还通过提升线圈占积率,优化磁路,优化组装工艺提高同轴度等提升电机效率,目前最高效率高达97%,NEDC综合效率高达94%,高于特斯拉Model X的交流感应电机(80-90%)。
![]()
其次,高压系统的三合一首创了深度集成架构,极大程度缩减产品体积,降低成本,同时提高转换效率,具备60kW大功率直流充电能力,30分钟内即可将电量充至80%;相比于分体式总成,三合一总成成本降低40%,重量降低25%,效率提升1-2%,功率密度增幅25%。 ![]() 比亚迪秦Pro EV500配备了一块能量密度160.9Wh/kg的高能量、高密度三元锂电池,与秦EV450电池的60.48kWh相比,秦Pro EV500的带电量只有56.4kWh,但却可以达到420km的续航里程,就因为密度提高,能量增强。 ![]()
最后便是搭载了“DiLink智能网联系统”的车载PAD。PAD完美“移植”手机生态,能根据APP的使用场景和最佳显示效果智能预判,自动旋转成横屏或竖屏。辅以智能语音、远程升级以及智能手环钥匙。值得一提的是,其8核64位骁龙高性能Cortex-A53处理器,3GB RAM+32GB EMMC,跑分超过8万+,两倍于行业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