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提到新能源汽车,社会的普遍焦虑在于续航里程、充电时长,而当下随着越来越多纯电动汽车爆发自燃问题,安全是摆在消费者面前最大的焦虑,也是当下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阻碍。而根据车质网日前发布的电动车投诉数据显示,相关投诉也主要存在于电池方面。![]() 动力电池成投诉焦点 从车质网发布的数据来看,截至目前电动车投诉情况最多的前三名投诉情况分别为动力电池故障、充电故障及续航里程不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投诉情况均涉及电池方面,分别占电动汽车整体投诉量的17.3%、11%和6.2%,可相当于前三名投诉情况累计占比已超整体投诉的三成。 ![]() 不得不说,目前因电池方面的因素对电动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仅是因为价格成本高昂,其故障率也还是很高,相比电池方面的投诉,对于其他关于车辆方面的质量投诉则相对较少。 而报告还显示,对于目前纯电动车的电池出现故障时间大多集中在1-3年,3年以上的仅仅只有13%,这也意味着三年以下出现故障的概率达到了87%,说明时间是非常短的。 ![]() 自燃问题频发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是"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电控。而从上面的报告也可以看出,目前对于电动车的发展来说,电池方面的影响对纯电动车辆的发展还是比较大的,然而电池故障的安全问题却令人非常担忧。 ![]() 除了上面的数据之外,近段时间发生的各种自燃事件也让大家对纯电动车质疑。事实上,电动车自燃事件从近两年就有不少了,在去年国内的电动车自燃事故也是高达许多起。包括电动面包车、货车、公交、家用车等等,电动车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了大家热点关注的话题,显然,这与各车企推出的高续航里程不无关系。 ![]() 大部分车企在推出电动车时,几乎都以高续航为卖点,而高续航离不开电池高比能量密度,这样的后果则是电池的热失控温度和安全性逐步下降,从而电动车更容易自燃。更让人操心的是,这种自燃的方式还并不是那么容易扑灭。 安全问题何解? 或许是多起燃烧事件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近日,工信部也发布了有关于电动汽车领域首批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覆盖了电动汽车和电动客车整车、系统以及零部件等多方面的安全要求,与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全面接轨,部分检测指标比国际法规更加严格,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 当然,三项国家强制标准的发布,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新能源汽车带上一个"紧箍咒"。不过归根究底,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问题的解决还是要从源头上来找。特别是随着如今新能源补贴的逐渐退补,"低续航"电动车更无法生存,所以即使知道有这样的风险,但是还是有不少车企只追求高续航,从而忽视了对电动车安全性的研发。 可明白人都知道,这并不是长久之策,毕竟安全不保障又怎么谈高续航呢?追求高续航里程没有错,但是必须要在保证电动车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毕竟是人坐车,而不是车带人。而车企也不能顾此失彼,在向高续航发展的过程当中,也要重视电池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长久稳定的发展。只有当困扰其发展的问题能够真正的解决,新能源汽车才能迎来真正的跨越式发展。 小编语 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以后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风口,而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提高的突破,以及针对电动车安全方面更严苛的标准,电动车在质量方面或许能够得到有效而快速的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