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源源不断的狂轰乱炸下,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据相关统计,目前在华市场共有整车制造集团71个,新能源汽车企业455家,成功录入工信部公布的乘用车产品名录的汽车品牌仅为167个,而在新能源产业推动下而建立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多达49家。不过,在这49家里面,仅仅只有11家有资格生产汽车。 ![]() 11家具有"双资质" 无疑,在风起云涌的市场里,新造车势力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困境。而对于些造车新势力而言,生产汽车的"资格"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这样才能让汽车顺利生产并上市。这个"资格"指的便是"双资质",即既要在发改委那取得建厂投产的资质,又要在工信部那取得产品上市销售的资格。 ![]() 更多的选择"代工" 当然,对于众多的造车新势力来说,"造车资质"都一直是大家的老大难问题,毕竟没有资质就无法正常造车。而更多没有获得"双证"的企业选择的是代工的生产模式。 目前来看,在新造车企中,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奇点汽车、新特汽车等都已经与传统车企签署代工合作,蔚来选择江淮进行代工,小鹏选择海马进行代工,奇点则选择北汽新能源进行代工,确保各自的首款产品能够稳健落地。 ![]() ![]() 补贴退补后,PPT造车还能活多久? "生产资质"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眼下最棘手的还是补贴政策的正式实行。在6月25日,也就是还有5天的时间,今年的补贴政策就将正式下台,这意味着更多的车企无法拿到补贴,而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型上无疑会贵上不少。 ![]() 这么大幅度的降补对于如今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无疑是很不利的。而到了明年后,新能源的补贴政策或将全面退出。补贴政策的退出肯定会大大消退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造势力的计划造成影响。 ![]() 小编语 纵观如今的车市,其实是笼罩在"颓势"之中的。尽管新能源市场在逆势增长,可随着2019年新政补贴的正式实行,这个局面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当车市"退潮"后,就可知谁在"裸泳"了。 当然,在众多的造车新势力中,谁能笑到最后也确实不好说,毕竟一开始就崭露头角的并不一定是走到最后的。可以肯定的是,如今"遍地开花"的造车新势力,在未来的几年将会被市场陆续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