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16 09:41| 发布者: 来去如风| 查看: 401| 评论: 0|原作者: DearAuto
纯电动车续航里程越长越好? 300km+?400km+?500km+? 选购一台纯电动汽车,人们考虑最多的要素,肯定少不了续航里程。它的逻辑很简单,似乎只要续航里程够长,焦虑就追不上你。 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已经突破了300km+、400km+。今年6月12日执行的最新补贴政策也取消了对续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纯电动车的补贴;此外,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续航越长,补贴额度越高。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市场呈现出对纯电动车更长续航里程的偏好。 ![]() 2013-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中央购置补贴额度变化(单位:万元) 然而,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往往和电池容量、密度正相关,在化解了“里程焦虑”后,恐怕人们紧接着要面对的就是“充电愤怒”了。除此之外,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的增加还将带来成本上升、车重增加、空间变小等不容忽视的疑难。由此可见,受制于市场定位——短距离出行工具——纯电动汽车的最佳续航里程不应该是“越长越好”,而是在满足消费者日常出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电池技术水平的综合考量。 所以这个“最佳”到底是多少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呢?对此,不同市场有不同的答案。 美调查:电动汽车160km续航里程最理想 美国运筹学与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 曾经对美国3.6万名城市居民的驾驶路线与驾驶习惯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找出最理想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与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的方案。 ![]() 结果显示,电动汽车里程在100英里(约160公里)就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城市通勤需求,不过城际间的远途交通还是比较吃力,但选择电动汽车长途驾驶的情况并不多见。 受调查者每天的通勤路程平均为40英里(约65公里),包括上班与回家,日常驾车看电影或就餐等休闲活动的行驶里程。电动车的充电在夜间完成,第二天又可以电量满满的上路行驶了。 当然,160公里远不是电动车续航的极限。一是不少人担心在交通堵塞的情况下,电量会有损耗;二是如果电动车续航里程标定为160公里,实际续航里程可能不到160公里。 北京私家车行驶里程分析 在国内,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联合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共同开展了2017年国内六城市私家车用户调查。研究显示,北京市私人燃油车日均行驶距离仅为33.9公里。 ![]() 2017年国内六城市私人小客车日均行驶里程 此外,今年第一电动汽车网亦对25,803辆北京市家庭燃油小汽车的日常出行距离进行了详细分析,样本时间为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 分析表明,工作日中,近91.7%的车日均出行距离低于100公里,98.7%的车在150公里以下,99.97%的车在200公里以下。周末,样本车辆的出行距离也与工作日特征相近,仅有0.18%以下的车辆出行距离超过150公里。而节假日(27天)期间,北京私家车出行活跃,90.1%的车辆行驶在150公里以下,9.9%行驶150公里以上,1.7%行驶250公里以上。 以上是针对传统燃油车的行驶轨迹统计,不存在因为续航里程限制而减少出行距离的情况。那么依据居民日常出行情况,纯电动私家车的最佳续航里程应是多少公里呢?我们不妨大胆推测一下。 若以150公里的续航里程设定,在工作日和周末,粗略估计可满足98%的出行者,节假日只能满足90%的出行者;综合考虑电池电量衰退、交通堵塞等情况——200公里续航里程是否已经满足极大多数私家车用户的出行需求?而且既节约购车成本、使用方便,又有优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可惜的是,我们回看新政会发现,150公里至300公里,这个看似最合理、最为贴近普通消费者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政策补贴的下滑幅度显然是最大的。还有一点值得深思,为了那极少数用户的出行需求,政府花大力气鼓励400km+又是否有必要? 潜在新能源用户的期望 按理说,理论知识应成为我们的定心丸,生活中却常常“理论是一回事,实践是另回事”。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逐年提升,充电条件改善,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期待也更高。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表示,“充电30分钟,续航500公里”是北京和上海消费者最期待的新能源车型,而消费者对该类车型的可接受价格为20万元左右。如今市面上主流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高于60分钟,续航里程低于400公里,价格普遍在20万元以上,与消费者期待有较大差距。虽说有追求也是无可厚非,但在选择新能源车上还得从个人实际需求出发,理性消费。 文 | 葫鹿娃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