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区 首页 E讯 DearAuto 查看内容

有难关有惊喜,一名汽车编辑眼中的2018

2019-1-14 09:08| 发布者: DearAuto| 查看: 2849| 评论: 0|原作者: DearAuto

摘要: 2018年,元旦后的第三天,阿尔法·罗密欧在长白山举办了冰雪试驾。活动中,车牌挂在右侧的阿尔法·罗密欧车队成功的吸引了马路两旁路人的关注。 “这是什么车?”不止一位路人发出了疑问。2018年是阿尔法·罗密欧二 ...
2018年,元旦后的第三天,阿尔法·罗密欧在长白山举办了冰雪试驾。活动中,车牌挂在右侧的阿尔法·罗密欧车队成功的吸引了马路两旁路人的关注。

“这是什么车?”不止一位路人发出了疑问。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635.jpg
2018年是阿尔法·罗密欧二次入华以来的第二年,再次入华的阿尔法·罗密欧在年初的时候雄心勃勃,势必要与宝马、奔驰一比高低。

“如果你厌倦了的德系车的一成不变,那么你可以选择阿尔法·罗密欧,作为该细分市场唯一的意大利品牌,这是我们相比德系车的最大优势。”阿尔法·罗密欧中国董事总经理薄亚铭接受采访时说到。

营销上阿尔法·罗密欧注重打情怀牌,宣传赛道基因,渠道上阿尔法·罗密跟玛莎拉蒂同店销售,尽一切可能提升品牌的豪华感。

遗憾的是,现实的残酷,远不是情怀可以弥补,2018年的中国车市浇灭了阿尔法·罗密欧的雄心。年过半旬,因经营压力太大,经销商不得不进行降价促销,Giulia目前市场中的优惠幅度在20%左右,Stelvio优惠幅度也在15%以上,部分地区的经销商甚至推出6.5折的团购活动。可即便如此,阿尔法·罗密欧的销量依旧不见起色,月均销量仅有三位数,而大幅度降价的同时还伤害到了第一批购车消费者的心,品牌价值受损。

2018年车市行情是真的不太好,汽车销量28年来首次负增长,全国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2235.1万辆,同比下降5.8%,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到历史新高75.1%。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647.jpg
量价齐跌,也让原宝沃汽车总裁杨嵩颇感压力,某天深夜他难得静下心来写了一封公开信,想跟宝沃营销公司全体员工探讨三个问题:1. 中国车市何去何从?2. 宝沃汽车要坚持什么?3. “宝沃人”要做什么?

杨嵩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他或许真的想跟员工倘开心扉好好聊聊,如何共克时艰。但他一定不是多心眼的人,他哪知道,公开信是不能随意发的,在这么敏感的时刻,信一旦发出,就等于对外宣告公司快不行了。

果不其然,几个月后,宝沃挂牌出售了67%股权,最终神州优车接盘,福田宝沃时代结束,总裁杨嵩离职。

如果说寻到资金的宝沃,结局还算好的话,另一家车企奇瑞就没这么幸运了。

2018年9月17日,奇瑞正式公开挂牌,拟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引入外部投资者。公告信息显示,奇瑞集团和奇瑞股份拟同时引入投资,投资方以现金出资,分别认购两公司19.62亿元、10.13亿股新增股份,底价分别为83.32亿元、79.11亿元,合计162.43亿元。

根据长江产权交易所的信息,奇瑞股份和奇瑞集团的增资扩股项目经延期后,报名截止日为12月20日,但截至2018年12月21日傍晚,该两大项目尚未显示成交。奇瑞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找到足够的资金、合适的参与方,项目“流拍”。

论品牌知名度、论车企的研发实力、论渠道数量,奇瑞都远超宝沃,奇瑞甚至可以说是国内少数真正掌握技术的车企,但它却迟迟找不到投资方,意味着淘汰赛远比我们想象中来的更猛烈。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651.jpg
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王晓秋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不需要那么多汽车厂,到2020年以后,原来传统车做得不好,现在新能源车又做得不好的车企,就会第一批被淘汰掉。

“供给侧”改革,汽车行业是铁定逃不掉了。


2018年是资本狂热的一年,不管有没有造车经验,各路资本纷纷抢滩新能汽车领域。资本还捧红了李斌和何小鹏,这俩人成了造车新势力的代表。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655.jpg
8月5日,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隔空喊话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今年蔚来交不到1万台车,会赔给何小鹏一台ES8。”

李斌之所以喊话何小鹏,是因为前不久何小鹏发布朋友圈称,“今年新造车企业没有能交付10000台的。”而李斌自信认为蔚来可以做到。

8月6日,何小鹏隔空喊话愿接下赌局。

在外界看来,与此前董明珠与雷军的10亿赌约相比,何小鹏和李斌仅以一辆车作为赌注,未免有些小气。但此次赌约的背后,引起了不少人关注,造车新势力为什么迟迟不能交付?

答案是对品控没有信心。虽说汽车跟组装电脑一样,这边拿一个发动机、那边拿一个车轮,和底盘拼在一起。但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只具备了功能,不具备品质。毕竟汽车硬件之间需要匹配,硬件和软件之间也需要匹配,还通过大量试验去验证其可靠性,这个过程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一年结束之后,回头再看这场赌局,是李斌赢了,ES8全年交付11348辆,何小鹏愿赌服输。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659.jpg
2018年,蔚来还占据了造车新势力一半以上的话题,亏损100多亿竟敢跑去纽交所上市?上市次日,股价暴涨75.76%,市值爆升至119亿美元,竟比年销百万辆的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的市值还要高!

但是,蔚来上市并没有解决所面临的迟交付和缺订单两大难题。尤其是产品ES8病痛缠身,续航里程不足“200公里”被吐槽,有车主发帖要求退车被人肉,巨资打造的换电站因为体验不佳而被投诉等等。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703.jpg
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造车新势力另两大话题人物,许家印和贾跃亭之间的法拉第未来(FF)争夺战,终于结束了。

两者从原来的相亲相爱,到撕破脸大骂又和解,打了三个月的嘴炮之后,双方签订了新的协议。

按照新的协议,目标中国市场的FF香港(原乐视超级汽车)归许家印,目标北美市场的FF全球归贾跃亭。

也就是说此次离婚分家产,FF在大陆的资产全部归许家印,其中就包括FF在广州南沙拿下的40万平米的土地,光地价就有十个亿。

更重要的是,“梦想家”贾跃亭当年为了将美国的技术带回国,让FF全球和FF香港签署协议,规定双方将共享特定的知识产权以及技术。

因此,分家之后许家印将完全可以用着FF现成的土地和技术做他自己的恒大汽车。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707.jpg
由此可见,姜还是老的辣。贾跃亭跟许家印相比,只有提鞋的份儿。


2018年,中国汽车业正式放开外资股比,在中国实施24年的合资股比限制政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政策发布三个月后,来自美国的电动车企业特斯拉宣布在上海独资建厂;再三个月后,德国宝马集团宣布,将从华晨集团手中收购在华合资车企华晨宝马25%的股份、在2022年实现持股75%。

狼,终于来了。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711.jpg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外资企业若要进入中国市场建厂卖车,就必须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进行合资,且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

这种合资建厂的模式,让中方车企躺着都能挣钱。

据悉在2013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家合资公司,为上汽集团贡献338.42亿利润,合资企业为上汽集团贡献136.44%的利润。同一年,华晨宝马在华晨集团利润贡献比例为103.59%。

既然赚钱如此简单,还动啥脑筋搞研发啊?这不怪他们,人之常情。

民营企业家李书福当年也是看着眼红,才会凭着一股蛮力开始了造车。

但民企跟国企的起点不同,当时的吉利是从逆向开发开始的,李书福从香港买来两台奔驰,拆了装,装了拆,最后加上红旗的发动机、底盘等,拼凑出吉利一号。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715.jpg
吉利一号

但逆向开发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车辆若出现故障,往往找不出原因。要真正造车,还得靠正向开发,自主研发。可正向开发却充满着风险,投资数亿元,研发时间最短也得3年。

吉利却不畏惧,坚持正向开发十余年,十年后正向开发能带来多少销量?这直接反映到市场上。

2018年,吉利全年销量突破150万,逆势增长20%。另一方面,曾躺着都能挣钱的美系、法系和韩系合资车企销量大幅下滑。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720.jpg
大部分合资车企开始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但事到如今,已难以摆脱对外资的依赖。比如华晨中国,假设华晨宝马销量不变。那么华晨2017年净利润会从43.76亿下降到17.57亿,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从36.77亿下降到17.28亿,直接腰斩。外资最终会拿走中资手里的所有利润。

还好,中国还有一批像吉利这样的自主品牌车企在,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市场是换不来技术的,真正的技术得自己啃出来。

所以,2018年,不管你有没有买自主品牌的汽车,都不能忽视他们这十多年来的努力,没有自主品牌的中国,很可能就像今天巴西,丧失定价权,汽车更不会像现在这般便宜,8万买辆朗逸,7万买辆轩逸!十年前可能吗?


2018年,还是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化的元年。

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频发放、创业公司频出现、示范区、智慧小镇频涌现;项目频落地;工信部制定《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引起很大反响。

为彰显自家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多牛逼,长安汽车组织了五十五辆自动驾驶汽车成功挑战了 " 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巡游 " 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用车为 L3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预计 2020 年量产。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725.jpg
为什么全国上下这么重视智能网联汽车?

因为过去一百年,角逐于舞台中央的是欧美发达国家,但接下来的一百年,智能网联汽车才会是大国竞争的未来制高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也是在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的机遇。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729.jpg

2018年,还是“工业服务化、服务产品化”转型之年。

上汽、东风、宝马先后入局网约车,向出行服务商转型,以消除未来沦为出行公司“代工厂”的焦虑。其实除了车企外,譬如房地产的巨头万科融创等,也在转型成为美好生活的运营商,把实体的资产虚拟化。而互联网的巨头阿里腾讯等,在布局新零售之后,又都在挥舞着支票,积极布局物联网,把虚拟的产品实体化。

在新一代的物联网技术的辅助之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壁垒或被打通,而这将出现一次新的互联网和工业双重的革命与风口。
微信图片_20190114085734.jpg
2018年,车圈内还有很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八卦,如“拯救者”戈恩被抓;比亚迪“广告门”;吉利长城“黑公关”事件,陈安宁回归福特等等。

也正是这些人,这些事,组成了2018年车圈的一些缩影。坦白说,2018年过的不舒坦,很多企业都遭遇了近十几年来最大的危机。不过,2019年的车市,也不要太悲观,无需太悲观。就像12月的荷塘,不知道的人恐怕会觉得已经死水微澜了,但是到明年6月份再来看看,又会是一片拥挤的绿色。


文 | 李健波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