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6096|回复: 0

鸿蒙智行销量,问界独挑大梁,其他"界"们去哪儿了?

[复制链接]

我的等级:E区小编

等级图标:

等级进度:

我的电量:1095 度

发表于 昨天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月第一天,各家车企照报销量的时候,鸿蒙智行却玩了个"花活"——别人都在晒上半年成绩单,它偏要晒"累计80万辆"的总销量。这操作就像期末考试不报单科成绩,只说自己从小学到高中总共考了多少分,让人不禁想问:这是不是想掩盖什么?

6月鸿蒙智行卖了52747辆,同比增长20%,39个月累计80万辆确实厉害。但仔细一看,上半年总共才25万辆左右,跟头部新势力比优势并不明显。这就好比有人说"我一年能赚100万",结果前三年总共赚了80万,今年上半年才赚了25万——这年终目标怕是有点悬啊!这5万多辆里,问界一家就占了44685辆,比例高达84.7%。问界M9单月13718辆,M8更是狂卖21185辆,妥妥的"顶梁柱"。其他车型呢?享界S9上市俩月才卖4154辆,智界连续5个月下滑只剩2459辆,尊界S800号称"19天订5000台",但百万豪车注定难走量。说好的"五界齐发",现在成了问界"独舞",其他几位怕是连伴舞都算不上。


今年华为搞了个"分网销售"的新玩法:把门店分成"四界店"(卖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三界店"(少个问界)、"二界店"(只卖智界+享界)。截至2024年底,鸿蒙智行全国用户中心330家中,还专门挖BBA的经销商。现在鸿蒙智行330家店里,能卖全系的S级门店只有10%,60-70%的门店连问界的尾气都闻不到——这不就是典型的"嫡庶有别"吗?
有数据显示,问界自建渠道的销量占比从去年30%飙升到今年50%,明年还要涨。反观智界享界们,就像被分家的小媳妇,连展示问界带来的自然流量都蹭不上。难怪网友调侃:"问界是亲儿子,其他都是干儿子。
问界成功靠的是华为对赛力斯的"全托管"模式——从设计到供应链全包圆,赛力斯甘心当"工具人"。但这套在其他车企根本玩不转:奇瑞嘴上说"听华为的",转身就推出撞脸智界S7的星纪元ES;北汽享界S9定价翻车后,赶紧加推增程版救场.?"塑料兄弟情"

    说到底,各家车企诉求根本不同:上汽要技术、北汽要品牌、奇瑞要反哺。华为想用同一套技术通吃,结果就像用同一把钥匙开所有锁——能打开的问界一飞冲天,打不开的只能干瞪眼。最惨的是智界R7,余承东自曝每卖一辆亏两三万,奇瑞董事长尹同跃都说"卖得越多心越痛"。网友神评论:"这哪是卖车?分明是卖惨!"

华为ADS 3.0自动驾驶系统确实牛,但单车成本高达数万,导致搭载车型售价都在20万+。反观比亚迪,能把智能驾驶成本压到5000以内,连7万块的车都装得起。现在车市价格战杀红眼,鸿蒙智行就像带着金饭碗要饭——技术顶尖但价格劝退。余承东说智界R7是"百万配置卖二三十万",可消费者想的是:"我就要个代步车,要啥百万体验?"

鸿蒙智行发展,必须三大思考:
技术输出标准化:不能因为赛力斯好说话就特殊照顾,对其他合作伙伴要一视同仁
资源分配公平化:渠道建设不能搞"贫富分化",容易造成"诸侯割据"
成本控制精细化:学学比亚迪把技术下放,先让更多人用上才是王道
有网友建议:"不如学互联网公司搞'基础版免费,高级功能订阅',先把用户圈进来再说!"毕竟现在车市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鸿蒙智行如果继续让问界"一枝独秀",其他品牌"躺平摆烂"。
看着问界M9的销量曲线,再对比智界越来越惨的月报,突然想起那句经典台词:"一家人最要紧是整整齐齐。"技术赋能千企"的愿景很美好,不希望变成亲儿子和干儿子们开始抢资源,再厉害的技术爸爸也会头疼。或许鸿蒙智行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更多"界",而是一本《论平等对待的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下载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