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能源时代,当初首批拿到新能源汽车的“双资质”长江汽车,最后也没熬过今年。提到长江汽车,相信车友们肯定对长江汽车有所印象,毕竟18年零跑汽车就与长江汽车签署代工协议,旗下的零跑S01、T03等车型都由长江汽车生产组装。 在11月1号,看到媒体报道长江汽车因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且公司停业多时,长江汽车就宣布与部分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意味着长江汽车确认了造车之路要划上句号。作为新能源行业,如今有政府调整的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蓝海变成红海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长江汽车不是首个在竞争力倒下的新能源车企,我想这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造车作为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在近两年新能源热浪退去之后,许多车企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退出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就拿长江汽车破产为例,以下两方面就值得探讨: 一、“雷声大雨点小”造声势 在长江汽车申请破产前,其前身“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也是由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后期有五龙电动车有限公司注资重组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直接持股49%成为该公司实际控股股东,改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江汽车)。改名后的长江汽车便同时获得了中大型客车生产资质,而后长江汽车便将目标转向电动乘用车,在15年便与另外两家企业合资成立长江乘用车公司。在16年发布电动车品牌“长江EV”并同期宣布在杭州工厂正式投产。 由于长江汽车拥有客车生产资质,以及控股股东拥有电动车制造背景下,也是长江乘用车顺利获得生产电动乘用车“双资质”铺平了道路。一时间长江汽车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企业也加速扩张,成立贵州长江、深圳长江等不少子公司吸引政府背景投资。 然而,在2020年立下销量要做到23万台,市场占有率方面做到7.5%,2025年纯电动汽车达到100万(乘用车加商用车),市场占有率占到25%的flag后,长江汽车在造车上就没有了下文,2018年北京车展发布的概念车车迟迟不见量产,最终为破产埋下伏笔。 二、资金紧张、销量难产 就在2018年下半年长江汽车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资金紧张的问题,其根本就在于销量始终较低。虽然手握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这副“好牌”,却没有再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领域里展现优秀的市场表现。就从去年2019年看,长江汽车的客车销量仅有千余辆,而乘用车则毫无“动静”。作为长江汽车的股东五龙也自顾不暇,因此对于长江汽车这种缺少“造血”能力的车企,破产命运已经注定。 值得一提的是,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从品牌发布至今一直没有取得造车资质,而S01与T03一直都是由杭州长江乘用车代工生产,根据《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新建纯电动车企需要先在两个年度累计销售3万辆以上纯电动乘用车,才能取得建造整车资质。 零跑汽车直到现在销量才有所起色,今年1-10月售出6,335辆,但两年内的累计销量仍不足万辆,较3万辆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即便零跑汽车金华工厂有一定产能,但也只能进行车身与动力电池包的生产,无法进行整车的投产下线,仍需依靠长江乘用车。 那么作为零跑的代工生产,长江汽车现如今的破产事件是否影响零跑汽车?今后零跑汽车有关生产以及销量该何去何从,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