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6点,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开进上海华为全球旗舰店,华为如约开始卖车!从4月19日,华为终端官方微博账号连发4条微博为卖车“打Call”!很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表示肯定和支持。 目前,华为一方面和车企合作推出新车,另一方面发布自己的新技术,虽始终强调不造车,但不少网友仍然坚信华为迟早会自己造车。确实,随着未来智能汽车和手机一样标准化模块花,不排除华为会像小米一般进入造车领域。 就目前来看,华为多次表明不造车,只帮助车企造好车,就比如与北汽ARCFOX极狐和赛力斯的合作。在其落地的智能汽车量产成果上,“智能座舱”和 “自动驾驶”是竞争的两条主线。
以阿尔法S为例,该款车搭载了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服务,以及激光雷达、AR HUD在内的30个以上智能化部件。 就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而言,华为提供三种高阶自动驾驶模式:
一是目前仅限北上广深开放的NCA模式,车内预制高精地图,用户只需要在地图中输入目的地,然后通过车辆的巡航拨杆,可一键开启此功能;
二是ICA+ 模式,这种模式无高精度地图,该模式具备自我学习能力,但无法实现点对点自动驾驶;
三是 ICA 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特斯拉 Autopilot,可以在驾驶员保持注意力的情况下,实现驾驶辅助功能。
从NCA到ICA,三种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自动驾驶的能力从最高到最低。华为自动驾驶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相对比特斯拉来说,并不比其差。 然而,与特斯拉的整车制造和智能化技术均采用全套自研不同,华为至少目前将自己定义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
也就是说,华为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类似特斯拉,推出华为牌汽车。目前华为想做的,更确切的表达方式是:希望车企能采用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全套解决方案。 目前,华为已经初步具备“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全栈智能能力,涉及芯片、操作系统、语音、地图、云计算、大数据、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甚至包括未来软件的迭代升级和云端数据训练。用网友的话说,华为就缺个壳子了,虽然不造车,但是把造车之外的东西都给包揽了。 确实,就华为现在动作来看,距离造车也就剩一步之遥了。“华为未来未必不会走上造车这条道路。”马继华指出,这个要看合作厂商是否给力,以及整个产业动态。“华为曾经宣布不做手机,不独立做云,现在也都在做。华为有芯片,有品牌,有渠道,如果智能汽车变得和手机一样标准化模块化,那就很容易了。”马继华说道。
“如果‘Huawei Inside’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车是不是华为造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当然,华为造车的可能也不能完全被排除。华为的优势,在于ICT技术,包括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解决方案、充电模块,以及车路协同等等,整体看主要在增量部件与基础设施两大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