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上汽大众旗下热销产品,除了帕萨特以外,朗逸、途观统统丢失了昔日细分市场霸主的地位。
朗逸不再是最畅销的A级车,今年1-6月销量同比下滑15.4%,领跌轿车前十;屈居轩逸之后的同时,被卡罗拉紧逼。
途观也不再是最畅销的合资SUV,1-6月销量下滑40.6%,领跌SUV前十,被本田CR-V彻底甩开。在去年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途观L的成绩同样不尽人意,25%偏置碰撞获得最差的P级评价,引发口碑滑坡。
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是国内最大的两个细分市场,眼下,大众曾经的王牌产品处处受日系车压制——别忘了朗逸、途观、帕萨特等热销车型,终端都享有大幅优惠。上汽大众俨然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
大环境越是不好的时候,越能看出哪些车有真本事,种种可见,在国人的心目中,大众“光环”正日渐黯淡。一旦光环不再,大众的衰落或将成为必然。
03
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由于多款主力车型业绩欠佳,上汽大众今年整体销量远不及去年。
5、6月份,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增速转正的背景下,上汽大众仍未止跌,6月销量为14.3万辆,同比下滑7%;上半年累计销量57.7万辆,跌幅高达37.18%,领跌车企前十。
回顾2015年-2018年,上汽大众曾连续4年摘得车企销量桂冠,风头一时无两。2019年,头部格局生变,一汽-大众以213万辆的总销量夺得冠军,但彼时的上汽大众,也仅落后13万辆,稳居第二。
到了2020上半年,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依然包揽冠亚宝座,可这次不同的是,两者之间的差距,扩大到了近30万辆,翻了一倍不止。
伴随着销量下滑的还有市场份额。2019年,上汽大众的市场份额占比为9.5%,2020年上半年缩水至8.6%,整整少了0.9个百分点。
虽然上半年车市整体表现低迷,但在市场份额方面,销量排名前10的车企中,绝大部分(7家)车企的市占率都呈现增长趋势,上汽大众是丢失市场份额最多的车企。
04
德系乏力,日系崛起
相比之下,日系车企的表现亮眼许多,堪称最大赢家。从车企排行榜看,今年1-6月,日系合资车企如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广汽本田,跌幅均跑赢大盘。
从车型看,日产轩逸、本田雅阁和本田CR-V完全压制住了大众车型,将轿车销冠、B级车销冠和合资SUV销冠都收入囊中。
此外,丰田品牌的卡罗拉、雷凌、RAV4荣放等车型表现也可圈可点,部分车型甚至呈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在“两田”的强势助攻下,上半年日系车市场份额从去年的21.3%涨到23.7%,快速缩短与德系车之间的差距。2019年,两者市场份额相差2.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缩窄至1.3个百分点。
销量的高低,是消费者认可度的直观体现,为什么日系车能够在逆境中取得领先,不仅销量大涨,还展现出超越德系车的势头呢?
05
技术领先两代,日系品牌取得先机
答案很简单,好的产品才是王道,是企业的基础、保持增长的根本。
好的产品,不光是“低价”这么简单。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兼具价格亲民和出色产品力的车型,即人们常说的高性价比。
追求性价比的前提应该是质量保证。换言之,所谓的“低价”,必须在创新的前提下获得低成本优势,这对车企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怎么判断技术水平?看发动机最直观。
2020款帕萨特搭载的是第三代EA888系列发动机,这款发动机从2011年就开始投入市场,用了接近10年,技术水平也停留在10年前。
而过去的10年里,本田、丰田同级竞品的主力发动机,至少经历了两轮升级;从自吸时代到涡轮时代再到电气化时代,它们总能把当时最新的动力技术,普及到主销车型中。
以“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为例,2013年第九代雅阁上市,首次搭载“地球梦科技”,让2.4L车型成为最值得购买的车款。
2018年第十代雅阁上市,全面普及涡轮技术,升级为全球车型。2019年,搭载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的雅阁锐·混动,月销曾突破5000台,在HEV细分市场无人能出其右。
可以看到,在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上,大众与“两田”的差距越来越大,核心竞争力的丢失,也意味着大众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正在丢失。
与此同时,大众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太慢,在智能互联、车型设计等方面,也没有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不夸张地说,现在中国自主品牌车型的设计、配置、品质都做得比大众更好。我们不禁要问,抛开LOGO的大众车,还有多少价值?
缺乏新技术、口碑下滑、品牌价值流失,在未来新一轮竞争中,大众已经处在不利位置,如果不及时作出改变挽回局面,那上汽大众的今天,或许就是一汽-大众的明天,大众“世界第一”的地位也将很快不保。
尾声:说到底,车企不光要考虑怎么赚钱,更要考虑怎么一直赚钱。把目光放长远点,做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技术难度的东西,为未来几十年的产品布局做好技术储备。有了这个心,何愁大事不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