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69|回复: 0

现在合资纯电动车能买吗?网友:这些差距一定要清楚!

[复制链接]

我的等级:自媒体

我的电量:758 度

等级图标:

发表于 2019-8-2 15: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论燃油汽车的平台与技术等,我国与海外很多大厂也许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若论插电、纯电等新能源技术,我国国内无论是车型还是技术,却是一直遥遥领先。但通过近来发布了几批新车来看,上至捷豹、沃尔沃等豪华品牌,下至日产、大众、别克等平民品牌,有越来越多的合资车型出现在纯电动车领域。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现在的合资纯电动车能买吗?为何有着成熟造车技术沉淀的合资对纯电车这款“蛋糕”反应那么迟钝呢?这背后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原因?
1.jpg
现在的合资纯电动车能买吗?
仔细观察其实不难发现,当下推出比较热门的几款合资电动车,比如朗逸电动版、轩逸电动版等,基本都是基于现有燃油车品牌打造而来的,那么它们又有哪些不足,对于老百姓而言又是否值得买呢?
首先说不足,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续航里程的缺陷。这和电池技术以及平台的适用性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个国产车续航基本400公里起步的时代,合资纯电车们大多依然都还是200多公里的续航。这对于那些需要高续航的老铁而言,显然有些难以接受。
2.jpg
但是,合资企业有着成熟的造车理念、厚实的技术沉淀。同时,他的电控系统和动能回收比较先进,实际续航里程会比较接近理论值。另外,合资电动汽车凭借多年积累的品控和品牌优势,短期内还是能影响一部分忠实消费者的。
而相比合资纯电动汽车,自主品牌车型则拥有更高的续航和配置,性价比更高。同时,自主品牌在售后服务方面做的也越来越值得肯定,汽车维护更便捷,成本也相对更低。
3.jpg
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购买合资纯电汽车最大的障碍是续航和价格,花上十几二十万买一台车续航200多公里,恐怕很多人会觉得有点亏。但是如果对某款车特别钟爱,那又另当别论。
为何合资品牌不喜欢出电动车呢?
无论是自主还合资车企,他们每推出一款车型,无非就是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拓展,拓展家族阵容,拓展新车技术;二是为了盈利赚钱,而拓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盈利赚钱。
4.jpg
而那些拥有国际大厂背景的合资厂商(尤其是对于产品严谨性要求极高的德系车),他们想要开发、提供的产品一定不会只针对中国市场,而更多的是符合全球化标准。因此在纯电动车技术没有达到汽油车的高度,或者说,纯电动车没有达到“完美”之前,他们并不会大量的投放生存。
因为纯电动车与燃油车,其实完全是两个领域的东西,他们不仅需要开发全新的专用平台(如i3,Bolt,Budd-E等),还需要从底盘设计到各项属性都为电动车服务,研发(核心技术),制造,采购,质量和销售售后五大项目,提出全方位的革新。这对于他们而言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大量的成本。
5.jpg
此外,在前几年,我国插电、纯电等新能源车之所以能够大力发展,和当时我国的补贴政策有很大关系——有国家的政策作为资金补偿,大家自然会“拼了命”的去啃它。但是对于合资车企而言,在国内卖纯电动车却享受不到任何补贴,研发成本又高又得不到回馈,合资老大们当然就不乐意了。
所以就前几年的电动市场而言,他们并没有看到太多值得投资这个领域的价值所在。
为何现在又开始慢慢推出电动车?
既然纯电动车如此不吃香,为何今年却有如此多的合资电动车蜂拥而至呢?其实说白了,合资车企们也不愿意造,但一是出于政策无奈,二是因为电动车的市场确实已经到来。
6.jpg
合资车企想要在庞大的中国市场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循“双积分”政策与《咖啡法则》。一个由积分限制了燃油车的销售额度,一个由油耗限制了燃油车的产量,在双重压力之下吗,他们不得不推出新能源车来缓解压力。而纯电动车,作为零油耗的车型,恰恰又最能满足这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7.jpg
此外,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减少与合理化,国产新能源在价格和利润上的优势已经慢慢被削弱,以后将更趋向于由产品力来决定新能源市场“蛋糕”的大小。大家都没有了国家补贴,剩下拼的,就是谁能从消费者那里抢下市场与利润了。
再者,前几年由于国产电动车的大力推进,当下消费者对于纯电动车的接受程度,相比以往已经要普遍的多了。充电设备也相比以前方便快捷、合理的多了。市场大了,利润高了,加上大势所趋,名正而言顺,合资企业当然有理由从现在开始着手纯电动车市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下载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